尾輪、耙斗、尾繩、主繩、擋板、護板、升降裝置、操縱結構、卡軌器、絞車、臺車、導向輪、礦車、頭輪、固定楔、簸箕口、連接槽、中間槽、卸載槽和軌道等組成了我龐大的身軀。
“我”的工作原理就是耙斗在主繩、尾繩牽引下,往復運動耙收巖石,經進料槽、中間槽、卸料槽,把巖石裝入礦車內。工作時,剎緊工作滾筒的閘帶則工作滾筒轉動,牽引耙斗;回程時,松開工作滾筒的閘帶,剎緊空載滾筒的閘帶,尾繩把耙斗牽回耙巖處。這樣不停的往復運動,不間斷地把巖石耙入料槽,實現掘進機械裝巖,既減輕了員工的勞動強度,又提高了工作效率。
在往井下運輸前,為了保證安全運輸,工人師傅把“我”各個部分裝在平板車上,并用鐵絲把“我”緊緊地捆牢,方才把“我”運入井下。
坐著平板車經過副井絞車、二段絞車“我”就到了九片車場。煤礦用側卸裝巖機
掘進安裝隊的員工使用絞車把“我”拉到了全巖掘進工作面,在長長的巷道里他們使用起重機、扳手把“我”的各個部分連接起來。
耙斗、尾繩、主繩、擋板、護板等看似不相關的零部件組裝到一起,威風凜凜地守候在巷道前,隨時準備巷道掘進任務。
上班的時間到了,掘進一隊的員工來到“我”的面前,看到他嫻熟地檢查著機械各部,閘是否靈敏可靠,鋼絲繩、固定楔、卡軌器是否牢固可靠,然后進行了空載試運轉,確認無問題后方可正式開車,原來他就是操作“我”的耙斗裝巖機司機。
在生產的過程中,每個小班都更換一名耙斗裝巖機司機,不管是誰接班,他們在啟動前都將其他員工撤出工作面。在耙巖過程中,耙斗機前及兩側禁止有人停留和通過。
在干活的間隙,耙斗裝巖機司機努力做到“三好”、“四會”即使用好、 管理好、維修好;會操作、會保養、會維修、會排除故障,以保證“我”正常運轉。
在他們的精心操作下,掘進巷道里的巖石一車一車地被清走,能為礦井安全生產盡自己的一份力,是“我”大的心愿。
但是,隨著煤礦機械化程度的提高,一批批新的設備取代了我的位置,如我的兄弟煤礦用側卸式裝巖機功能非常地強大,可向一列礦車卸載,也可一機多用,如清理巷道、工作面短距離運料、起重等。
就這樣,我從礦井重要的崗位退役了,但離崗不離休。
在工人師傅的拆卸下,我又重新回到了制造我的地方,用我的身軀重新塑造新的設備,在新的崗位上繼續服務礦井安全生產。